作为推进“四个全面”的根本保证,全面从严治党在两会上备受关注。交流中,代表委员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三严三实”。去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讨论中,大家深切感到,“三严三实”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推动“四个全面”尤其需要一批“三严三实”式的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如何践行“三严三实”,推动“四个全面”?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夏杰谈了她的观点。
记者:各级领导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骨干力量,是“关键少数”。身为全国人大代表,您认为当前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的关键是什么?
夏杰:“三严”是政治追求、组织原则、纪律要求,“三实”是思想路线、工作方法、处世态度,二者紧密结合、融为一体。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关键是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知行合一”的要求,解决好“知”与“行”两个问题。
一方面,要在“知”上下功夫,知规矩、知不足、知敬畏。要把握“三严三实”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做到讲政治、重规矩、守纪律。要对照“三严三实”照镜子,看一看有哪些差距、有多大差距,想一想应该朝哪个方面努力、努力到什么程度,理一理具体怎么做、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做。要自觉做到敬畏道德、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敬畏群众,把住践行“三严三实”的总开关。
另一方面,要在“行”上用实劲,志立愿行、坚毅笃行、恒心恒行。要坚持正确的人生观,牢记入党时立下的誓言,铸牢理想信念“主心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做有灵魂的共产党员。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辨清公私、坚持原则、抗住诱惑、守住底线、接受监督,坚持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要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把党的事业、人民利益作为干事创业的价值追求,以科学的态度作决策,以求实的精神抓落实,以担当的勇气破难题,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要求一年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对标“三严三实”,作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怎样使“三严三实”成为领导干部自觉要求,实现常态化长效化?
夏杰:任何事情,坚持一阵子容易,坚持一辈子难。使践行“三严三实”成为领导干部长期坚持的行为准则,必须健全制度机制,抓常抓细抓长。尤其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织密扎牢制度的“铁笼子”,着力解决“牛栏关猫”“稻草人”等问题,为践行“三严三实”提供有力保障。
以河南为例,去年重点健全完善了“4+4”党建制度机制。在基层,完善落实民主科学决策、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便民服务工作和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制度机制;在县级以上机关,完善落实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干部选拔任用和反腐倡廉制度机制。通过这些有效管用的制度机制,推动党员干部把“严”与“实”融入血脉、化为习惯、形成自觉。
记者:进一步引导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一位组织部长,您认为组织部门应如何作为?
夏杰:“为政者,莫善于清其吏也”。对组织部门来讲,重要的是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构建教育与实践、考评与选配、监督与激励于一体的科学机制,保持干部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
一要从严从实教育。把“三严三实”纳入思想建党“理论武装、党性锤炼、道德养成、法治教育”培训规划,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院校教学计划,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注重发挥好焦裕禄干部学院等特色教育资源的作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真正弄清楚“为何严为何实、如何严如何实”。
二要从严从实选用。将“三严三实”作为干部选用的重要标准,聚焦关键环节,科学设置“卡点”,努力“用好办法选出好干部、把好干部放在好位置、让好干部干出好事业”。以研判环节为例,如何通过研究分析判断一个干部合适与否,有效防止带病提拔,一直是老大难问题。河南实行的“五看五判”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设计的。具体来说,正反看,判断能不能用、用之后会有什么问题;远近看,判断一贯表现和实际政绩;上下看,判断政治品质和品行修养;内外看,判断作风形象和群众基础;统分看,判断在领导班子中的作用和贡献,增强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和公信力。实践来看,用这个办法选出的干部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三要从严从实管理。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看,用“三严三实”来衡量,对干部管理的要求不是高了,而是还很不够。要加强日常管理,多近距离接触干部,对干部的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发现、早纠正,治未病、防大病。要着力防偏纠偏,持续清理“土政策”、打破“按惯例”、制止潜规则,深化专项整治。要抓好问责,强化倒查追究,开展买官卖官、带病提拔等责任倒查,发挥震慑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