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浉河区金牛山街道坚持探索“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将12345政务服务热线、信阳市党建基层治理平台一体化运行,通过“多格合一”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支部联支部"活动——为环卫工人献爱心
优化组织架构,绘出党建引领“共治线”。金牛山街道坚持将党组织建立在网格上,全街道52个基础网格均成立网格党支部(党小组),配备网格长与专兼职网格员142名,其中党员占比38.73%。并将支部结对、党员力量、志愿者服务等纳入网格体系管理,组建网格志愿服务队8个、红色驿站4个,通过“多元共治”模式将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结合机关干部“大比武 大练兵”“支部联支部”,通过以机关带企业、以党员带群众,将“千条线”纳入“一张网”,帮助解决群众诉求近200件。

网格员将居民在微信群中反映问题的上传平台吹哨至部门协调解决
数字赋能管理,走活基层治理“一盘棋”。为了让“大数据”更好地赋能网格化治理,金牛山街道严把数据入口关,按“以房管人”原则规范网格数据采集工作流程,实现实有房屋、实有人口、重点人员、环保点位信息底数清、情况明。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根据实际定期更新数据,为服务群众提供了坚实的信息基础。网格员在日常巡格中发现问题,由信服通APP实时上报、反馈,通过基层治理平台和信服通APP的深度融合,既方便社区管理办分析研判各社区基层治理形势,同时也通过平台对各社区的网格员活跃度进行考核,结合考核评优制度,激发网格员走深走细的积极性,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热线平台联动,打出纾解民忧“组合拳”。金牛山街道结合机构改革,由社区管理办作为治理中心将“12345+网格+治理平台”管理体系紧密融合,工作人员将12345热线工单和网格员“吹哨”事件进行统计整合,迅速流转至相关部门或社区,并协同责任单位进行处置,形成统一接单、中心派单和联动办事的完整闭环模式,推动实现接诉即办、一办到底,有效缓解基层矛盾纠纷预警迟缓、整合困难、分流缓慢、派单艰难、化解滞后的“三难三慢”困境。同时,街道不断探索“未诉先办”工作机制,发挥网格内党员群众和热心居民熟人熟路的优势,结合“金牛夜话”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推进社区治理从“被动办理”到“主动治理”转变,切实提高居民满意度。2024年,金牛山街道共受理群众诉求1135件,总诉求较去年降量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