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室旁的路悬空了,骑车太危险!”近日,羊山新区双井街道五纪村塘湾组村民们拨通了热线电话,揭开了网格员“民声速办”的掠影。
翻开网格员的工作日志,312国道改线扬尘投诉、顾洼村树木遮阴纠纷、出山店水库灌渠拆迁赔偿款发放……桩桩件件都是带着民生温度的“急难愁盼”,密密麻麻记录其中。
群众的呼声,就是行动的号角。近年来,该街道通过领导接访、网格联动、法治调解等实招,将矛盾化解在一线。从村委会的“问题表”到指尖上的“微心愿”,街道深化基层治理,变“等群众上门”为“向群众报到”,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零距离”接访直通民心。“每周一是我的接访日,群众的事不能拖。”该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宁在信访大厅常对来访群众说。街道将领导接访作为“主窗口”,落实科级干部每日坐班制,对信访工作实行“当场办+限期结”模式。每个工作日,街道信访大厅至少有一名科级干部坐班接访,同时设立“书记主任热线”,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初信初访统筹办理,形成“接访—研判—分流—处置—回访”闭环流程。群众反映的312国道改线纠纷、出山店水库灌渠拆迁赔偿矛盾等热点诉求,均在这里实行“首接负责、限期办结”。
“快响应”网格联动解忧。“铁路桥下道路破损,已设路障!”双井村网格员巡格时发现安全隐患,立即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平台上报“吹哨”事件。街道、村委会工作人员2小时内到达现场勘查,3天完成盖板更换。五纪村村民拨打热线电话反映村卫生室旁路基悬空,网格员接报后火速到场,及时设置明显路障,并对事件“吹哨”。街道和村委会工作人员接报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同步启动施工修复。
这是34个网格单元高效运转的缩影,也是一支支由党员干部、网格员组成的“民情跑腿团”。他们主动敲开困难群众、独居老人的家门,穿梭在村头巷尾、田间地头,唠家常、问疾苦,与群众打成一片。从“坐等”到“敲门”,从“管理”到“共治”,网格员用脚步丈量民情,把温暖送进心坎,让揪心事在网格的“跑腿”中一一化解。村民感慨:“网格员每天绕村转,问题比我们发现得还早!”
“双护航”及时定分止争。“您这起纠纷可通过司法确认维权。”当顾洼村一村民砍伐邻居遮阴树引发赔偿纠纷时,街道司法所所长在接访中依据《民法典》进行讲解,3小时内促成赔偿协议,避免冲突升级。多部门联合出击,现场释法,让每起调解成为一堂法治公开课。
街道创新引入“法治力量”,建立调解司法确认机制,司法所长加入接访队伍,调解纠纷同时普及法律知识。累计分流涉法涉诉案件9件,引导20余名信访人通过诉讼、仲裁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街道成立的“老王工作室”成了“家门口的解忧站”:同心社区艾湾组一村民因暴雨冲塌院墙圈占集体土地,工作室通过“法理情”调解,促成“围墙保留、象征性购地”的协议。自挂牌以来,“老王工作室”已化解信访积案、解决各类矛盾纠纷100余起,开展普法教育80余场。
扇扇敞开心扉的大门,次次俯身倾听的交流,件件落地有声的实事,从领导坐班直面矛盾到律师驻点讲法说理,从“老王工作室”里的家常话到网格员巡查路上的“及时哨”,该街道用法治清泉持续浇灌“民心田”,用务实之举为民办好实事,让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