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固始,万物繁茂,生机勃勃。漫步蓼城大地,一个个特色产业扎根乡土、多点开花,既鼓了乡亲们的“钱袋子”,又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金蝉振翅:闲置林地变身“聚宝盆”
如何让闲置林地焕发新生?马堽集镇姚寨村探索出一条新路径,让“地下蛰伏”的金蝉成为带动百姓增收的“树上黄金”。
“采收金蝉一晚上能挣几十块钱,农闲时多了份收入,心里踏实!”村民孙先芳道出了大伙儿的真切感受。
2018年,从杭州返乡的黄伟崴看中马堽集镇沙质土壤与护林带的天然优势,租用104亩闲置林地,开启金蝉规模化养殖。如今,已有40亩林地出土金蝉,每亩年收益达8000元,年增收超30万元。
从建成全市首家金蝉种苗孵化基地,到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再到开发金蝉采收体验游,黄伟崴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带领合作社发展“立体种养”,在林间套种庄稼、养殖家禽,收集蝉蜕加工中药材,让单一养殖升级为复合型产业链。
梨桃飘香:甜蜜产业串起“致富链”
走进南大桥乡果满园种植家庭农场,580亩梨树与160亩桃树郁郁葱葱,空气里满是清甜的果香。
“这里的果子是原生态种植,孩子爱吃,我每年都来采摘。”市民王帅的认可,是农场负责人张明东坚守绿色理念的最大动力。
农场自2014年成立以来,已带动周边5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年发放工资超70万元。如今,张明东又琢磨起深加工产业,古法熬制的秋梨膏成了抢手货,梨膏糖、小碗炖梨、水果罐头等新品也将上市,让“甜蜜经济”持续升级。
在陈淋子镇,科技为“甜蜜产业”再添助力。陈淋子镇前庄村龙来福合作社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深度合作,引进霞晖十号、紫金玉翠等10余个优质鲜桃新品种。鲜桃次第成熟,让采摘季从5月持续至10月,日均销售2000余斤。如今,“采摘游+线上销”让“固始桃”走向全国。
花开遍野:药用野菊花铺就“振兴路”
在段集镇的田野间,连片药用野菊花正处于二次打顶期,长势正旺。
据了解,药用野菊花浑身是宝:花可入药,茎秆叶片粉碎后能做饲料添加剂,还能制成外敷药包。
“药用野菊花亩产收益能达1500元,现在全村几乎家家种植,我们80余亩育苗基地源源不断提供种苗,人均增收超3000元。”乐道冲村党支部书记汪定坤介绍。
“我今年68岁,农闲时就来野菊花种植基地打零工,一两个月就挣了四五千元。”村民汪德义说。
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固始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金蝉养殖、梨桃种植、药用野菊种植等特色产业,构建起涵盖21个省级知名农业品牌、48个“三品一标”认证、3个农业农村部地理产品标志、5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农业品牌矩阵,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