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教育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核心,是党员干部一生的必修课。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性教育工作,就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迫切需求,发挥好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阵地作用。新征程上,学院始终锚定“全国一流党性教育干部学院”目标,紧抓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叠加机遇,用好红色资源,突出办学特色,发挥好锤炼党性的“大熔炉”作用,为推动学院规范化、特色化、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厚植特色教学优势。依托大别山红色资源,高质量开展党性教育,是学院的神圣使命,也是学院独特的优势所在。经过十年探索,学院持续在优化课程体系、提升基础研究、丰富教学形式上下功夫,让党课课堂“活起来”,让党性教育“实起来”。通过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充分挖掘大别山红色历史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和价值内涵,为党性教育提供丰富的学理支撑。通过构建11大类120余门课程组成的特色课程体系,将红色资源蕴含的丰富党性教育内容,以理论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课程形式呈现给学员。通过规范现场教学点布局,用好遗址遗迹和新红色资源点,构建了以历史时间顺序为经、以大别山地域为纬的网状现场教学点,形成了辐射鄂豫皖三省周边地区,涵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完整历程的现场教学点体系。
拓展开放办学格局。秉持开放办学理念,统筹利用各种资源,与全国各地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和央企开展联合办学,不断培优育强办学特色,提升学院办学质量和教学科研水平,学院被中央编办、国防大学等80多家单位确定为教学基地和培训合作单位,实现了资源共享、联合共赢。牢固树立一盘棋理念,加强与鄂豫皖三省干部学院合作交流,主动对接推动河南省“五学院一基地”合作办学,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构建了共建共赢的发展模式。乘着苏信合作东风,与苏州大学、苏州市委党校、苏州干部学院等签署合作协议,为苏信双方干部交流培训搭建平台。广开渠道优化师资力量,打造了一支由“专职教师+外聘教师+领导干部+红色后代+现场讲解员”组成的政治合格、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聚能赋力。
擦亮红色教育品牌。坚持“服务老区、服务人民”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充分发挥学院在老区经济发展中的“品牌效应”“引擎带动”“平台纽带”作用,以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助力老区振兴、服务老区人民。牵头编制《信阳市“十四五”红色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对全市红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以干部学院为龙头,各县区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红色教育培训大格局,不断擦亮“信阳·信仰”红色教育品牌,为深化革命文化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提供智力支持,为将老区信阳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红色文化传承区搭建平台。立足河南、面向全国,学院已承接各类培训班5900余期,培训各级党员干部近35万人次。一次大别行,一生老区情。以红色教育为载体,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走进老区看新貌,感受红色传承的魅力、绿色崛起的激情、青春向上的活力。
十年砥砺前行,十载春华秋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持续传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创新拼搏、勇当前锋,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质量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书写革命老区红色教育的新篇章,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